慢性化脓性中耳炎(04/01/11)
疾病特征:
患耳耳膜有穿孔,间断或持续流脓,听力一般较差。急性发作期一般有耳痛、发热;出现并发症时可有眩晕、寒战高热、面瘫、听力骤降、乳突(耳后的硬骨头)内跳痛,这时往往需要到医院按急症处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或为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的直接延续。另外,变态反应和鼻、咽部的一些慢性病灶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症或肥大等亦为重要原因。
致病菌:
胆脂瘤型中耳炎常见G-性杆菌,单纯型中耳炎常为G+球菌感染。位于前3位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绿脓杆菌15%、变形杆菌10.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研究》,李健东等,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P107,1996,郑州)
临床上亦有单纯或合并厌氧菌的感染,或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临床分型:
传统上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咽鼓管鼓室型),最常见。多在反复发作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炎性病变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主要病理变化为鼓室粘膜充血、增厚,淋巴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
临床特点为:耳内呈间歇性流脓,感冒时流脓发作或流脓量多;脓液呈粘液性或粘脓性,无臭味;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肾形的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微红或苍白、增厚;耳聋早期为轻度传导性耳聋,晚期也呈混合聋。
(2)骨疡型:病变程度深达骨质的中耳炎。听小骨、鼓窦等可发生坏死。中耳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多有肉芽或息肉形成。
临床特点是:耳内持续性流粘稠脓,常有臭味;鼓膜呈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长蒂的息肉从穿孔处脱出,可堵塞外耳道,妨碍引流;多有较重的传导性耳聋。乳突X线拍片可发现有边缘模糊不清的透光区。颞骨CT扫描示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内有软组织阴影,可伴轻微骨质破坏,常有硬化灶形成。此型中耳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3)胆脂瘤型:胆脂瘤为非真性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的成份为脱落的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相连。由于囊内含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胆脂瘤形成后,直接压迫周围骨质,或其基质的炎性肉芽组织产生的多种酶和前列腺素等物质的作用,致使周围骨质脱钙破坏,胆脂瘤逐渐推进,所经之处都会出现毁坏。破坏内耳,出现耳聋、眩晕,破坏面神经,会出现面瘫,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
临床特点为:耳内长期持续流脓,可多可少,有特殊恶臭;听力损失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鼓膜穿孔多为松驰部或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豆腐渣样物质,且有奇臭。乳突X线拍片或颞骨CT扫描显示在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整齐。
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局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临床分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按不同的病变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若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或粘液时,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0.25
%氯霉素滴耳液、3%洁霉素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滴耳液等。若鼓室粘膜炎症逐渐消退,脓液减少,中耳潮湿者,可用3%硼酸酒精、3%硼酸甘油滴耳。若鼓膜穿孔大,脓液极少时可用硼酸、磺胺与氯霉素粉等粉剂喷入耳中,有助于干耳。每次用药前,点双氧水,可有助于拭净积留于外耳道的脓液或药粉,然后将上述药粉均匀而薄薄地布施于外耳道及鼓室内。对干耳3个月以上鼓膜穿孔未愈合者,应行鼓膜修补术。
②骨疡型:手术治疗。
③
胆脂瘤型: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彻底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基础上,所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进行手术治疗。
|